top of page

《22歲.然後呢?》

22歲在台灣社會中,具有不小的意義,因為這是大部分人離開學校、正式「出社會」的年紀,但不樂觀的大環境往往令人卻步。
即將接近或正身處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們,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呢?他們的成長故事,又將如何影響他們的抉擇?
我們拍攝幾位年齡介於18-22歲青年的故事,他們對未來的想像、期望抑或迷惑。他們的故事,或許呈現大環境的某部分縮影,或許也反映了你我心中相同的渴望與掙扎。

《川流不息》

生產是什麼? 是將現實中的原料轉換成符應我們需求的用品, 與之相對的勞動是人類操作轉換的過程。 可是當私有概念結合理性計算,物的積累成為權力象徵與實體籌碼。 生產變成一場競爭,人從操作者變成參賽者。 踩進混水裡的人,誰也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, 只能在死亡來臨以前,拽著他人,倒成一條長鍊。

《火柴青年2.0 新南向大冒險》

由於語言的隔閡與網路社群的同溫層等因素,我們對於一個國家的理解難以貼近實情,於是一群熱愛街舞、影像與探險的大學生動用網路與人連人的力量,開始找尋各地與自己年齡相仿、興趣相投的朋友伴遊,用街舞走入他們的生活、了解他們的想法,於東南亞及南亞地區展開不只是旅行的出走紀實。

《告別二式 INvisible farewell》

楊家準備迎接一場喪禮,儀式過後,他們是否能找到第二種告別的方式?

1 / 1

Please reload

  • facebook-square

© 2017  NCCU RTV Grad Show

bottom of page